蛇口医院引进“三名工程”湘雅二医院张子曙教授团队带来国际新技术 解决“小青蛇”再也不用“抽筋剥皮”了

文章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8年07月26日 点击数:1,841 字号:

  本网讯(编辑 吴俊 孙佳隆 )从过去外科手术的“抽筋扒皮”,到现在经0.3厘米~0.5厘米切口做微创经皮穿刺,在超声设备引导下以特制的导管、导丝等精密器械进入人体,对静脉曲张的血管病灶进行高温热消融……记者昨天从蛇口医院获悉,在医疗卫生“三名工程”合作团队湘雅二医院

  张子曙教授等的指导下,国际先进的静脉系统疾病微创介入治疗日前在该院成功施行。

  湖南省首位影像学博士、芬兰kuopio 大学医学院博士后、曾在密西根州著名大学Wayne 州立大学及美国常青藤大学执业医师10余年的湘雅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张子曙教授,2015年回国,将先进的微创介入医学技术带到国内。这种在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采取经皮穿刺插管,对患者进行药物灌注、血管栓塞或扩张成形等“非外科手术”方法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的新手段,替代了大部分血管外科手术。

  当天接受手术的这名患者,因职业原因长期站立、负重,导致下肢静脉曲张10余年。腿上像爬上了几条若隐若现的“小青蛇”,不仅影响美观,而且因静脉血不能向心回流常致抽筋疼痛。碍于传统外科手术多采用全麻状态下的“抽筋剥皮”式,即在腿上做一个切口将“问题”静脉割断抽离,术后恢复慢、留疤痕,患者难以接受。而介入技术治疗静脉曲张,让患者局麻手术下约30分钟完成门诊手术治疗,创伤小、外观美、定位准、效果好。

  张子曙教授介绍说,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病,发病率高达30%,但公众对该病症知晓率低,治疗率更低至不足1%。这种“小青蛇”不仅影响美观,严重的会让皮肤表面发炎、溃烂、出血、足部水肿,并随着病情延展,还会形成严重的静脉血栓,引发致死性的肺栓塞等,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正确认知。因此,该项新技术未来通过蛇口医院向深圳及周边地区应用和推广,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。

  而此前,该技术在湘雅二医院已常规开展,成功率在90%以上,除个别患者因血管异常扭曲、血管内存在血栓等禁忌证,较外科手术而言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案。

更多
[打印文章] [添加收藏]